有些外伤后骨折的患者,会发现受伤部位周围冒出一些透明的或者紫色、红色的水泡,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张力性水泡”。
张力性水泡是皮肤表皮与真皮间液体聚集形成的囊状结构,常见于骨折、严重软组织挫伤等创伤后。水泡多透明或淡黄色,含清亮液体,大小不一、成片出现,伴明显肿胀和皮肤紧绷感。它是机体对严重肿胀的“预警信号”,提示局部组织压力高,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和后续愈合。
张力性水泡形成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相关:
1.局部组织水肿:骨折会导致周围血管破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液体和蛋白质渗出到组织间隙,引发明显肿胀。随着肿胀加重,皮肤受到的压力(张力)逐渐升高,影响表皮与真皮之间的连接。
2.表皮与真皮分离:当皮肤张力超过一定限度时,表皮与真皮之间的连接被拉开,形成潜在间隙,渗出的液体在此聚集,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水泡。
哪些情况更容易出现张力性水泡?
1.骨折程度较重,如粉碎性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更严重;
2.受伤后未及时制动或处理,肿胀持续加重;
3.局部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小腿、足部等。
张力性水泡的愈合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水泡的大小、形成原因、患者的身体状况等。一般较小的张力性水泡,在妥善处理且无感染的情况下,可能1-2周可以愈合;而较大的水泡,可能需要2-3周甚至更久。
以下为影响其愈合时间的因素:
1.水泡大小和数量
水泡较小且数量少:如果张力性水泡体积较小,里面积聚的液体量不多,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损伤相对较轻,那么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更快速地发挥作用。通常在精心护理的情况下,5-7天左右就可以逐渐愈合。
水泡较大或数量多:当水泡较大或数量较多时,意味着皮肤受损的范围更广,组织修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能量。这种情况下,愈合时间可能会延长至2周甚至更久。
2.患者自身状况
身体状况好:年轻、健康且免疫力正常的患者,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较强,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也更为活跃。他们的免疫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和抵御可能的病原体入侵,为水泡的愈合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愈合时间相对较短。
存在基础疾病: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细胞再生能力下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组织的营养供应,同时也会降低机体的抗感染能力,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伤口愈合缓慢。
该如何正确处理?
当张力性水泡出现后,需及时采取科学、正确的处理措施,如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将水泡内的液体抽出,然后进行消毒并包扎,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就能为水泡的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加快愈合进程。同时通过抬高患肢、冷敷、使用消肿药物等方式减轻肿胀,降低皮肤张力。
处理不当:如果自行挑破水泡,且没有进行规范的消毒和护理,就很容易导致细菌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渗出增多等症状,这会严重干扰愈合过程,使愈合时间明显延长,可能需要几周甚至更久,还可能留下疤痕。
总之,外伤性骨折后的张力性水泡是肿胀导致的皮肤反应,及时处理肿胀、保护创面是促进恢复的关键。(曹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