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乳腺癌患者术后会发现手臂变粗、发胀,甚至影响日常生活,这其实可能是淋巴水肿的信号!淋巴水肿虽不可逆,但是科学预防和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进展。
一、淋巴水肿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1.主观感受:患肢肿胀感、沉重感、刺痛感、麻木感等。
2.客观指标:患侧肢体周径较健侧肢体周径增加;指压可有凹陷;水肿侧肢体皮肤无法捏起;患肢质地变硬,功能受限。
二、如何预防淋巴水肿?
1.日常护理方面:
(1)避免在患侧手臂进行有创性的医疗操作,如抽血、输液、测血糖、注射、静脉插管和静脉造影术等。
(2)避免在患侧肢体测量血压或使用止血带压迫。
(3)避免患肢皮肤破损,如做家务洗碗时可以佩戴宽松手套。
(4)避免指甲修剪过短,积极治疗甲沟炎、真菌感染等皮肤疾病,注意皮肤卫生,警惕发生淋巴管炎(患肢发红、肿胀、皮温增高、疼痛)。
(5)避免患肢过冷过热刺激,如蒸桑拿、泡温泉、暴晒等。
(6)预防患侧手臂的蚊虫叮咬,避免挠抓。
(7)避免穿着过紧的衣服、佩戴过紧的首饰或手表。
(8)每日清洁患肢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和滋润,可使用润肤露防止皮肤干燥,并每日观察皮肤情况。
2.生活习惯方面:
(1)为避免患肢过度负重,建议重量一般不超过5斤。此外,在手术后的2至4周内,上肢的负重应控制在500克以内。
(2)避免患肢长时间做重复的离心运动,如甩手、拖地、切菜、拧毛巾等。
(3)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较剧烈的体育活动。
3、科学锻炼方面:
(1)手法淋巴引流:手法淋巴引流技术(MLD)遵循淋巴系统的回流通路,通过刺激毛细淋巴管,使其内皮细胞打开,从而将皮下的组织间液引入淋巴管内,促进淋巴回流,预防淋巴水肿。禁忌症:绝对禁忌症是所有急性炎症;相对禁忌症包括近期血栓形成、甲状腺功能亢进、支气管哮喘、低血压、器官移植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力度与频率:手法引流的力量在于将手轻放在皮肤上(无需隔着任何衣物),以一种力度使得皮肤能够随手指的移动而缓慢地一起移动,避免产生滑动或摩擦。操作频率为每秒1次,每日进行3次,每次持续15分钟。
(2)压力手臂套:建议白天活动时或进行上肢功能锻炼时佩戴,一般选择二级压力,确保压力适宜,避免过松或过紧。
(3)渐进性康复肢体锻炼:循序渐进地进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防止上肢功能障碍,恢复到术前灵活的状态。(徐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