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宜兴市人民医院官网!

总机:0510-81550101、0510-81550102、0510-81550103

门诊服务台:0510-83055200、0510-83055201

医院药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药事管理>> 医院药讯

药讯第152期(2023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4-02-29 浏览:1320 次

目录

 

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

1. 2023年第季度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瓜蒌皮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2023年第76号)

3.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氯化钾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3年第98号)

4.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3年第100号)

 

 

药品合理应用

1. 骨关节炎患者,如何正确选择外用药物?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用的药物

 

 

 

 

 


[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

1. 2023年第季度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3年第季度,临床药学室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110份,涉及62种药物。其中“新的一般”ADR 3例,“严重”的ADR5例,无死亡病例。涉及抗菌药物32例,占上报数的29.1%;中药注射剂3例,占上报数的2.7%。排名前列的药物引起的ADR具体情况见下表。

不良反应排名前列的药物

奥沙利铂注射液

新的一般(2)

眼睑下垂(一般),肌痛(一般)

严重的(2)

骨髓抑制(严重),气促(严重)

一般(7)

肝损伤(一般),痒(一般)2,血小板减少(一般),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一般),皮疹(一般),骨髓抑制(一般),胃不适(一般)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一般(7)

恶心(一般),痒(一般),皮疹(一般),心悸(一般),手颤抖(一般),局部麻木(一般),房性心律失常(一般),静脉炎(一般)

甘露醇注射液

一般(5)

低血钾(一般)4,痒(一般),皮疹(一般)

注射用替加环素

严重的(1)

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严重)

一般(4)

恶心(一般),呕吐(一般),咯血(一般),腹泻(一般)

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

一般(3)

气促(一般),皮疹(一般),痒(一般),胸闷(一般)

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

一般(3)

低血钾(一般)3

注射用卡铂

一般(3)

恶心(一般),过敏(一般),瘙痒(一般)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一般(3)

皮疹(一般)2,头痛(一般)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一般(3)

药疹(一般),恶心(一般),头痛(一般)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一般(3)

低血钾(一般)3

 

2.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瓜蒌皮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2023年第76号)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瓜蒌皮注射液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项进行统一修订。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当增加警示语,内容如下:

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二、【不良反应】项应当包括:

监测数据显示,本品可见以下不良反应报告:

1.过敏反应或过敏样反应:潮红、寒战、发热、皮疹、瘙痒、心悸、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有过敏性休克个案报告。

2.皮肤及其附件:皮疹、瘙痒、红斑、多汗等。

3.全身性反应:胸部不适、寒战、发热、周身难受、疼痛等。

4.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头部不适、麻木、震颤等。

5.胃肠系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腹痛等。

6.其他:潮红、心悸、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血压升高或下降。

三、【注意事项】项应当包括: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本品为中药注射剂,保存不当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用药前和配制后及使用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本品及滴注液,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5.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输注两种药物之间须以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

6.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情况、用药史和过敏史。过敏体质者、肝肾功能异常者、老人、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及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如确需使用请遵医嘱,并加强监测。

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3.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氯化钾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3年第98号)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监局决定对氯化钾注射剂(包括氯化钾注射液、注射用氯化钾)说明书内容进行统一修订。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不良反应】项应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内容

上市后监测中发现本品有以下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发生率未知)

全身性反应:畏寒、寒战、发热、乏力、不适等。

心血管系统:胸部不适、胸痛、紫绀、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皮肤及附件:潮红、皮疹、瘙痒、红斑、多汗、皮肤反应、肿胀等。

胃肠系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腹泻、胃肠道反应等。

神经精神系统:头晕、头痛、烦躁、感觉减退、震颤、抽动、精神障碍等。

呼吸系统: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咳嗽等。

免疫系统:过敏反应、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等。

血管与淋巴管类:静脉炎、血管性疼痛、血管炎、血管痉挛等。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反应(疼痛、肿胀)等。

其他:肢体疼痛、肌痛、高钾血症、视物模糊等。

二、【禁忌】项应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内容

1.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2.高钾血症患者禁用。

三、【注意事项】项在保留现有内容基础上补充“不得静脉推注”

 

4.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3年100号)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监局决定对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包括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注射用门冬氨酸钾镁、门冬氨酸钾镁葡萄糖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木糖醇注射液)说明书内容进行统一修订。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不良反应】项应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内容

上市后监测中发现本品有以下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发生率未知):

1.胃肠系统: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腹痛、腹泻、腹胀等。

2.局部反应:静脉炎、注射部位疼痛等。

3.心血管系统: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4.全身性反应:畏寒、寒战、发热、疼痛、多汗、乏力等。

5.皮肤及附件:潮红、紫绀、皮疹、瘙痒、局部皮肤反应等。

6.神经精神系统:头晕、头痛、抽搐、震颤、麻木、烦躁等。

7.免疫系统:过敏样反应、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等。

8.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

9.其他:高钾血症等。

二、【禁忌】项应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内容

1.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2.高镁血症。

三、【注意事项】项应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内容

1.使用本品时应按照用法用量稀释,滴注速度应缓慢,注意患者用药后反应。

2.使用本品前及用药过程中注意血钾浓度,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注:如原批准说明书的安全性内容较本修订建议内容更全面或更严格的,应保留原批准内容。说明书其他内容如与上述修订要求不一致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

 

[药品合理应用]

1.骨关节炎患者,如何正确选择外用药物?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以疼痛、畸形、关节活动障碍等为特点,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外用药物是一大类常用的治疗OA的干预措施,然而当前临床实践中存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成分、不同作用机制、不同剂型的外用药物。《中国骨关节炎外用药物临床实践指南》针对临床关心的上述问题,最终形成了循证医学推荐意见。

问题一:选择外用药治疗OA是否具有更多优势?

推荐意见:外用药用于OA镇痛治疗效果明确,在初期治疗时较口服药在镇痛方面具有优势,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依从性好,在外用药与口服药效果一致时,优选外用药物。(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低)

问题二:外用药物的常见不良事件及处理方式?

推荐意见:外用药的不良事件以局部皮肤反应为主,出现不良反应后建议即刻停药。(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高)外用药物涉及IgE介导的反应和过敏反应较为少见,仅占全部不良反应的1%。大多数不良反应是非过敏性的,或者与载药或制剂其他成分的过敏有关。

问题三:为什么临床上较多使用NSAIDs外用药?

推荐意见:NSAIDs外用药用于缓解OA疼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推荐NSAIDs外用药作为OA镇痛的首选外用药物。(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中)外用NSAIDs与口服NSAIDs具有相近的疗效。外用NSAIDs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胃肠道不良事件、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减少。常用NSAIDs外用药有酮洛芬、双氯芬酸、洛索洛芬等。有研究证实,外用酮洛芬是治疗膝OA症状的有效手段,其优于口服塞来昔布、口服安慰剂和局部安慰剂外用药洛索洛芬钠贴剂,对骨关节炎的疗效与口服洛索洛芬钠及其他外用NSAIDs相当,且耐受性良好。

问题四:在OA治疗过程中如何选择外用中成药?

推荐意见:外用中成药可以作为OA疼痛治疗有效用药,根据医生经验、建议临床实践者参考中医中药专业相关指南或共识实施。(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高)常用的外用中成药有:消痛贴膏、伤湿止痛膏、白脉软膏、青鹏软膏等。

问题五:外用药物中辣椒碱治疗骨关节炎是否有效?

推荐意见:伴有慢性疼痛的膝、髋、肩、手部OA时,可考虑外用辣椒碱治疗。(推荐强度:弱证据等级:中)一篇系统综述认为,与安慰剂相比,辣椒碱在减轻手、膝、髋或肩部OA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外用药。

 

问题六:是否可以外用阿片类药物?

推荐意见:外用阿片类药物可以治疗慢性OA疼痛,但需要考虑成瘾性和不良反应,不建议用于急性疼痛或慢性疼痛急性发作者。(推荐强度:弱证据等级:高)

问题七:是否可以外用利多卡因药物?

推荐意见:其他药物无效时或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时,可考虑使用利多卡因外用制剂。(推荐强度:弱证据等级:中)外用利多卡因制剂已被多个国家的卫生组织批准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有些研究也证实了外用利多卡因在术后疼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腕管综合征、慢性腰痛及OA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外一篇系统评价也认为,外用利多卡因制剂可以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问题八:不同消炎镇痛外用药是否可以联用?

推荐意见:根据OA累及的不同部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作用机制或剂型的外用药同期使用或同一部位间隔使用。(推荐强度:弱证据等级:低)根据专家建议,浅表大关节,如膝关节,推荐外用贴剂治疗;若同时累及手指关节,建议对手指关节可使用软膏。此外,针对累及同一关节的OA,可以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剂型的两类以上的外用药物治疗,具体每类药物的使用时间参照前述推荐条目及药品说明书。

(文章来源:药评中心”公众号)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用的药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 ,DS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类型,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75%。DSPN是排除其他原因后,出现的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一般表现为对称多发性感觉神经病变,最开始影响下肢远端,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向上发展,形成典型的“袜套样”和“手套样”感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疼痛和感觉异常。疼痛可表现为钝痛、烧灼痛、刀割样痛、刺痛、撕裂痛或者痉挛性痛,而且在夜间通常有加重的趋势,从而影响患者睡眠。感觉异常可表现为麻木感、寒冷、肿胀感、紧缩感、或者烧灼感。不少糖友经常会被这些异样感觉所困扰,那么有哪些药物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

01营养神经药物

甲钴胺 为活性维生素B12制剂,较非活性维生素B12更易进入神经细胞内。作用机制:促进神经元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对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用法:相关指南推荐的用法为,甲钴胺针剂0.5~1mg/d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2~4周,其后口服甲钴胺片,每日3次,每次1片(0.5mg),疗程至少3个月不良发应:无明显不良反应,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02抗氧化应激药

硫辛酸 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因子。作用机制: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提高神经Na+-K+-ATP酶活性,清除活性氧簇和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治疗效果:研究表明口服剂型与注射剂型的硫辛酸临床疗效相当。硫辛酸600mg/d静脉滴注3周,可改善神经感觉症状和神经传导速600mg/d长期口服可改善神经电生理改变,减轻及延缓神经损害的发展用法:硫辛酸600mg/d,疗程为3个月。不良发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较少。

03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药物

依帕司他 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作用机制:可抑制多元醇通路异常、改善代谢紊乱,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观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治疗效果:长期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尤其是对血糖控制良好、微血管病变轻微的患者。用法:每日3次,每次50mg,于餐前口服,疗程至少3个月不良发应:可表现为肝功能异常、恶心、过敏、恶心、倦怠感等。

 

 

04改善循环药物

1)前列腺素及前列腺素类似物 作用机制: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

治疗效果: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体征以及神经传导速度。

用法: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如前列地尔)10ug/d静脉滴注;贝前列腺素钠20~40 ug,每日2~3次口服。不良发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静脉制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静脉炎。

2)胰激肽原酶 作用机制:扩张小动脉增加毛细血管血流量、激活纤溶酶、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组织灌注;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治疗效果: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体征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用法:注射制剂为每日40U肌肉注射;口服制剂为120~240U/次,每日3次。不良发应:偶有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现象及胃部不适和倦怠等感觉,停药后不适症状会随之消失

3)己酮可可碱 作用机制: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使cAMP含量升高,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还具有抗炎、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预防血栓生成的作用。治疗效果:可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法:静脉注射,一次0.1~0.2g,每日1~2次;口服的缓释片每日1~2次,一次0.4g。不良发应: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头晕、头痛、腹胀、呕吐等。

4)巴曲酶 作用机制:降解纤维蛋白原,改善高凝、高黏状态和微循环障碍。治疗效果:可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有效改善麻木、冷感等症状。用法:该药为注射药,首次剂量为10 BU,以后隔日给5BU,30BU为1个疗程。不良发应:较少,偶尔可见注射部位止血延迟。

05改善细胞能量代谢药物

乙酰左卡尼汀 可促进细胞能量合成。作用机制:刺激脑内有氧代谢、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减轻细胞兴奋毒性作用等,而且能通过减少突触的谷氨酸浓度起到减轻痛觉过敏的作用。治疗效果:能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疼痛,还可以改善其神经纤维再生和振动知觉,改善神经电生理参数。用法:口服制剂每日2~3次,每次250~500 mg,疗程6个月。不良发应: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腹胀、打嗝等胃肠道反应。

06中药

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制剂也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如木丹颗粒、复方丹参滴丸。

1)木丹颗粒 主要成分包括黄芪、三七、丹参等。作用机制:通过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修复糖尿病患者损伤的神经。治疗效果: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上与甲钴胺有着同等疗效。用法:每日3次,一次1袋(7g),于饭后半小时温开水冲服,4周一疗程,可连续服用2个疗程。不良发应:偶见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皮疹或转氨酶升高。

2)复方丹参滴丸 成分包括丹参、三七、冰片。作用机制:提高机体抗凝和纤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并可以阻断羟自由基的产生和阻止脂质过氧化。治疗效果:可改善DSPN患者的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用法:每日口服3次,每次15丸,3个月一疗程。不良发应:偶见胃肠道不适。

                      (文章来源:“湘雅二院代谢内分泌科”公众号)